IE9、IE10、Chrome63.0版本及以上、Edge79.0版本及以上、360安全瀏覽器13.0版本及以上、QQ瀏覽器11.0版本及以上、搜狗瀏覽器11.0版本及以上、Firefox57.0版本及以上
Safari11.0版本及以上、Chrome107.0版本及以上、Edge107.0版本及以上、360極速瀏覽器12.2版本及以上、Firefox107.0版本及以上
境內分支機構
境外分支機構
旗下子公司
交通銀行的老行徽是一個火車頭,動力十足,風馳電掣,一路向前。選擇“火車頭”作為當時的行徽,與當時交通銀行的歷史使命有著緊密聯繫。
甲午戰爭以後,帝國主義列強為了在我國爭奪勢力範圍,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鐵路借款合同,通過借款掠奪我國的鐵路修築權。其中,代表俄、法、比三國金融資本的比利時公司取得了蘆漢鐵路(即京漢鐵路)的借款築路權。鐵路是經濟的命脈,何況京漢鐵路直通京師,縱貫中原,在人民的強烈要求下,清政府也不得不考慮贖回自辦。當時主管鐵路的郵傳部想出了創辦銀行、募款贖路的辦法。交通銀行成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負責借款贖回京漢鐵路經營權。京漢鐵路原借款總額12500萬法郎,折合白銀約3378萬兩。加上提前還款的酬金和利息,還遠不止此數。當時的清政府,財政已十分空虛,無力自籌如此鉅款。為此,郵傳部提出“招募公債、挪借款項、提集存款、另借新債”四項辦法。經過努力,1908年12月,京漢鐵路終於收回,交行完成了創辦的初期使命。
民國二十年(1931)十二月,交通銀行董事會議定交行的行徽式樣,因交行為國民政府特許的發展全國實業銀行,故就“以關於交通實業之圖案為之”,並通函分支行、辦事處一律使用。那個轟隆隆駛過來的“火車頭”就成為了交通銀行的行徽。在當時的交行徽章及紀念章中,很多都有火車頭的圖案。這個“火車頭”牽引了舊中國民族權利的主張,也牽引了交通銀行浩浩蕩蕩的百年曆史。
如今,在總行博物館內,陳列著一枚交通銀行的銅制老行徽——火車頭,它由交通銀行雲南省分行捐獻。解放前,雲南省分行舊址在金碧路中段,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,當地政府在原交行舊址上成立了昆明市無線電廠,1969年更名為雲南無線電廠,交行的老“行徽”在此期間一直鑲嵌在該廠大門口的墻壁裏,後又被取出丟入車間當廢品使用。趙以文(雲南省分行原監察室主任)1969年由部隊轉業進入該廠工作,見過老“行徽”。1991年,趙以文調入交行,便對當時的行長鄭孝仁提起此事並建議收回,鄭行長當即同意,並派趙以文前往該廠搜尋,經多次往返該廠詢查,最終在金屬車間找到並帶回交行。雲南省分行便將老行徽懸挂在分行辦公大樓側門的墻壁上,老行徽成為了見證交行歷史的重要標識。
2004年,總行徵集文史資料的工作開始後,為了能使這枚老行徽在更適合的場合發揮它應有的作用,雲南省分行將老行徽捐獻給總行,同時為了留一份永久的記憶,分行特意複製了一枚,以昭示後人。